济宁汶上县把办公桌搬到一线;
发布时间:2025-06-17 13:18 浏览次数:次
“麻烦你们快帮我看看,哪些地方需要修改,我们回去抓紧完善。”不久前,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政务服务大厅生态环境窗口,万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一边把公司“年产10万吨对苯二甲酸二辛酯项目”环评材料递交窗口工作人员,一边着急地念叨着:“生产设备都订好了,再拖下去要耽误生产了”。“此处需要补充工艺流程图,我们马上安排人员现场指导你们增补完善。”在生态环境窗口,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伟化身“办事员”,全程陪同办理环评审批,从材料初审到系统录入,逐项梳理申报材料规范性。生态环境窗口首席代表房立新则向该负责人介绍着“即报即审即转报”机制,安抚其焦急的情绪。
针对新材料、高端化工等行业的差异化需求,汶上县分局分类制定《环评审批服务清单》,细化申报材料模板、审批流程图、风险防控要点等26项标准化内容,形成“事前告知—事中辅导—事后跟踪”服务闭环。同时,建立“问题发现—整改建议—验收销号”跟踪机制,通过“线上智控平台+线下巡回督导”双线联动,推动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效率平均提升40%,实现环境管理从“被动监管”向“主动服务”转变。
流程图、风险防控要点等26项标准化内容,形成“事前告知—事中辅导—事后跟踪”服务闭环。同时,建立“问题发现—整改建议—验收销号”跟踪机制,通过“线上智控平台+线下巡回督导”双线联动,推动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效率平均提升40%,实现环境管理从“被动监管”向“主动服务”转变。
“从坐等审批到主动服务,从单打独斗到全链护航,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。”李伟表示。今年以来,该局已为10个项目提供精准服务。服务有温度,发展有力度。汶上县分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将制度创新与精准服务相结合,既守牢生态底线,又破解发展瓶颈,以“把办公桌搬到一线”的服务态度,蹚出了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。